文章列表

观鸟刚入门,望远镜该怎么选?

发表时间:2022-09-14 14:20

鸟类随心所欲,在大自然自在翱翔或栖息。对观鸟爱好者来说,想要在不惊扰鸟类的情况下,仔细观测这些灵动的精灵们,享受自然之美,一架望远镜是必备的。


359b033b5bb5c9eaeb027de6db39b6003bf3b3c6.jpg


对观鸟爱好者来说,一架望远镜是必须,它不但能帮我们观测到更多鸟儿的细节,还能带来美的享受并愉悦我们的心灵!双筒望远镜的体积重量适中、适合随时携带、观测舒适、视野大、非常适合观测林鸟(林鸟离观测者距离不远,移动的角速度快)、操作也非常简单!对观鸟双筒望远镜的要求如下:
      1)倍数:7-10倍比较恰当。新手往往喜欢用高倍,但高倍带来的图像抖动会抵消高倍下的细节辨认力,另外高倍必须配合大口径物镜才能获得良好的观测效果,但是大口径会直接提升望远镜的体积和重量,影响便携性。所以倍数并非越高越好,对于一般人来说,7-8倍就足够了!

2)口径:口径是指物镜的直径,一般在20-50毫米之间。口径小则体积小重量轻便携性好,但是成像亮度低观测舒适差。口径大则体积大重量重便携性差,但是成像亮度高观测舒适好。常见的20和25毫米口径主要突出便携性,适合做备用镜。30和32毫米口径则是效果和便携的折中之选,42和50毫米口径主要突出观测效果,适合做主力镜!

3)出瞳直径和规格:出瞳直径和成像亮度以及观察舒适性密切相关。出瞳直径的计算方法是用 物镜口径÷倍数。2.5毫米的出瞳直径适合在光线明亮的环境中观鸟,比如8X20/10X25,这些规格的好处就是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,不过观察舒适性较差。4毫米左右的出瞳直径则可以放宽对光线的要求,比如8X30/8X32/10X42,可以满足大多数场合的观鸟要求。而5毫米以上出瞳直径,基本上是全天侯型,尤其适合在黄昏和黎明时分观察鸟类,比如8X42/10X50,亮度清晰度舒适性都很高。

4)棱镜:双筒望远镜中必须加入棱镜以获得正像,常见的棱镜分为屋脊棱镜和保罗棱镜。一般来说采用屋脊棱镜的双筒望远镜镜更适合观鸟,其外型特征是镜筒为两根直管,物镜中心间距小,适合观测近距离目标。而且也容易做成充氮防水的结构,更适合户外的恶劣环境。体积小重量轻,便携性好!但是采用屋脊棱镜要获得优良的观测效果,需要使用高精度棱镜和复杂的镀膜,成本高导致售价也高。采用保罗棱镜的双筒望远镜,其外型是弯弯曲曲的,物镜中心间距大,最近观测距离远。不容易实现充氮防水结构(采用左右独立调焦可以获得高密封性,但是这种调焦方式又不适合观鸟),另外体积大重量重。不过优点是光学上的技术含量低,用比较低廉的价格就能获得不错的效果。

5) 最近观测距离:观鸟爱好者通常都希望有较小的最近观测距离,以便观察隐藏在灌木丛或草丛中的鸟。采用屋脊棱镜的双筒望远镜,其最近观察距离可以做得比较小,通常可以近致2米.

6) 调焦类型:在观测林鸟的时候,鸟与人的距离是忽远忽近。只有采用中央调焦才能适应被观察物距离的快速变化。


1.jpg


7) 防水和防震:观鸟活动往往都在户外进行,观察环境多变,最好选防浸水的双筒镜,这样才能使镜子内部保持密封干燥,不起雾不长霉,提高望远镜的使用寿命。对于表面包胶的双筒镜,不但防震效果好,确保光轴稳定,握持起来也更舒适。

8)镀膜:对保罗棱镜来说只需要镀增透膜就足够了,对屋脊棱镜来说反射膜是必须的,要获得良好的效果,除了镀增透膜还需要镀相位膜。所以在选择望远镜的时候,有必要了解望远镜的各种镀膜情况。增透膜:当光线穿越玻璃和空气的接触面时会发生反射,不仅会降低成像的亮度,还会降低成像的对比度,令图像的清晰度下降。所以需要在接触面镀增透膜来降低反射。有时工厂为了节省成本会省略内部表面的镀膜,或者采用简单的单层膜,采用多层膜会明显降低光线的反射,国产望远镜的多层膜往往呈现为幽暗的绿色反光。一架好望远镜应该在所有的有必要的表面均镀上多层膜,这种望远镜会标明是FMC镀膜。

9) 眼罩和出瞳距离:对近视眼/老化眼/散光的鸟友来说,观鸟和在阳台看风景不同,阳台观景时眼镜可以摘下来慢慢调焦,而观鸟往往先戴眼镜搜索到鸟儿后直接使用双筒镜观察。因此需要一个可翻折或者可旋升的柔软眼罩,否则无法观测到完整的视野。很硬的眼罩会令人非常不舒服。另外出瞳距离也不要选太短的,15毫米以下的出瞳距离会迫使观察者把眼睛紧密的贴在目镜后面,否则就看不到完整视场。


旅行者10X25.jpg


双筒望远镜虽然有很多优点,但是如果希望观测到更多的细节或观测水鸟,那就需要一架高倍的单筒观鸟镜了。对单筒观鸟镜的要求如下:

1)光学类型:必须选短焦距的折射式望远镜,并采用防水结构。其体积小重量轻,成像锐利,耐用性好!(反射式和折返式一般都用在天文望远镜上,操作复杂、体积重量非常大、成倒像、可能在镜身侧面观测、不防水,因此不适合观鸟或者观景)

2)物镜口径:口径在50-100毫米之间比较适合,口径与望远镜的体积、重量、倍数密切相关。太小的口径会导致望远镜的有效倍数太低,起不到精细观测的作用,太大的口径则意味着较大的体积和重量,对观鸟人来说背个大家伙爬山涉水可不是件轻松的事。目前主流观鸟镜的口径都在80毫米左右,选65毫米左右的口径会比较轻便,配套的三脚架和云台也可以轻便些。

3)物镜材料:高档单筒观鸟镜的物镜会采用ED玻璃制造,顶级单筒观鸟镜的物镜会采用萤石制造。ED玻璃和萤石的价格昂贵,而且加工成品率低,所以售价也很贵。ED玻璃和普通光学玻璃比,可以有效的减少色差提升成像的清晰度,尤其在高倍状态下提升更加明显。而采用萤石比ED玻璃的效果更好

4)目镜:单筒观鸟镜往往自带变焦目镜(倍数一般在20-60倍),操作简单使用方便,好的变焦目镜视野会比较大,畸变比较小,出瞳距离也比较长。还有部分单筒观鸟镜提供不同焦距的定焦目镜作为选配件,用它可以获得更好的观测效果,但是切换倍数时操作繁琐。另外和天文望远镜不同的是,各品牌观鸟镜的目镜基本都不通用。

5)增透膜:采用增透膜还可以提升成像的亮度和对比度,减少耀斑和眩光,令成像更加明亮清晰。好的增透膜往往呈现幽暗的绿色反光。有些单筒观鸟镜基于成本考虑,在内部镜片的表面并不镀膜(外部镜片的表面镀膜很容易识别,所以一般不会偷工减料),或者只镀蓝色的单层增透膜。建议优先选择FMC镀膜的单筒观鸟镜!

6)镜身材料:顶级机型会采用铝镁合金来制造镜身,牢靠轻便。常见的机身都是用铝合金制造的,既便宜又牢靠,密度只比铝镁合金大一点。而低端观鸟镜的镜身往往采用塑料制造,成本非常低,但是容易老化变形。稳定的镜身结构是光学的保证,也是耐用性的保证,建议选择金属镜身的单筒观鸟镜!

7)充氮防水:这是一项非常普及的技术,在密封的望远镜内部空腔中注入干燥清洁的氮气,防止望远镜内部起雾长霉和灰尘水份的侵入,可适应气候多变的野外环境,大大提高望远镜的使用寿命。

8)斜筒VS直筒:一般建议选斜筒作为观鸟镜,观测角度最舒适。如果选直筒必须把三脚架升高才能够得着眼睛,这会降低稳定性,观测角度也不舒适。不过直筒比较适合连接相机或者手机拍鸟,因为视线和望远镜的指向是一致的。


ABUIABACGAAg6cXM4AUogff1kAMwhAc4hAU!800x800.jpg

分享到:
Onick Optics To Please Your Horizon
欧 尼 卡 光 学    取 悦 你 视 界
website qrcode

欧尼卡官网手机版

欧尼卡官微信公众号